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再別康橋 之 泰戈爾之夜

第二章 泰戈爾之夜

那一夜,倫敦下著細雨。

雨絲在煤氣燈下閃爍,像無數透明的琴弦,彈奏著城市的憂傷。徐志摩撐著傘,沿著泰晤士河走向那間小禮堂——泰戈爾在那裡舉辦一場關於「愛與靈魂」的講座。

他到得早,坐在靠後的位置。四周的觀眾低聲交談,燈光柔和而昏黃。窗外的風敲著玻璃,雨聲細碎,像一首未完成的詩。

他在口袋裡握著筆,心裡暗暗說:今晚,我要遇見一個懂詩的人。

不久,泰戈爾走上講台。那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眼神深邃而平靜,像遠方的海。當他開口說話,聲音溫柔而緩慢,似乎每一個字都帶著光。

「愛,不是擁有,而是看見。」

「詩,是神的語言在人間的回聲。」

全場靜默。徐志摩忽然感覺,心裡有什麼東西被點燃了。那火不是狂熱,而是一種溫柔的啟示。

他想起康橋的霧、劍橋的風,想起自己寫下的那些稚嫩的詩句。原來詩不只是語言的雕飾,而是靈魂在黑暗中試圖照亮自己的方式。

他在筆記本上寫道——「詩,是我與上帝之間的秘密對話。」

講座結束後,徐志摩在人群散去的走廊裡,鼓起勇氣走向那位老詩人。泰戈爾微笑著看著他,眼神裡有一種慈悲的透明。

「先生,我是來自中國的學生。」

「中國——那是古老詩的國度。」泰戈爾的語氣柔和,「你也寫詩嗎?」

「我嘗試過,但還不懂詩該往哪裡去。」

老人輕輕點頭,望著窗外的雨說:「詩,永遠不屬於一個方向。它只屬於靈魂能抵達的地方。」

這句話像一道微光,穿過他的胸膛。

那夜的雨停了,天空露出淡淡的月。徐志摩與泰戈爾並肩走出禮堂。街燈映照著濕漉的石板路,腳步聲在夜裡迴響。

「你相信愛嗎?」泰戈爾忽然問。

「相信。但愛總讓我迷惑。」

「那就讓它迷惑你吧。」老人微笑,「因為唯有迷惑,人才會尋找。」

風拂過兩人的衣角。泰晤士河在月色下閃爍著銀光。徐志摩忽然想起母親年輕時唱的江南小調,那旋律在他心底回盪。

他低聲道:「也許詩就是這樣吧——像愛一樣,不斷地尋找、迷失、再尋找。」

泰戈爾望著他,緩緩說:「年輕人,詩不是逃避,而是歸途。當你不再為詩寫詩,而是讓生命自己成為詩,那時你就懂了。」

徐志摩愣住,心裡一陣顫動。

那句話在他體內生根,化為一種靜默的力量。

夜更深了。街燈一盞一盞熄滅,城市陷入藍灰的朦朧裡。

徐志摩回到宿舍,沒有睡。他坐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天光漸白,筆尖在紙上流動——

「當愛成為風,我願做那最輕的塵, 在你經過的地方,微微閃爍。」

他放下筆,輕聲笑了。那笑裡有青春的寂寞,也有初悟的溫柔。

他知道,自己的詩,從此有了方向。

窗外的晨霧漸散,一束陽光穿透雲層,灑在他的臉上。

他閉上眼,聽見遠方的鐘聲,像詩在黎明裡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