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命如歌 之 天命如歌 唯人心可續其音
第九章:唯人心可續其音
鑑古可以知今,觀人可以自省。武則天者,女身而帝業,亂世而成治,誠非常之人也。
她出於宮闈,立於明堂。
以慧心識人,以霜手整世。
其始也,柔順如蘭;
其中也,鋒銳如刃;
其終也,孤清如月。
世人或以為「陰乘陽位,亂綱常」;然其於政教、法度、選士之功,實足與歷代雄主並列。
古人云:「不以權立,則德不立。」
武后知天下亂於人心,故以權為梯,以法為繩。
其手段雖烈,其志則公。
酷吏之治,雖傷人倫,然亦鋤惡而定天下。
今日觀之,權不可棄,亦不可縱。
能使權為道役,則國安;若為權所役,則心亂。
此武后之鑑一也。
她開科取士,不問門第,使寒門子弟得登青雲之路。
自是,唐風大振,文道興盛。
觀之於今,才不因性別、出身而限,人皆有志可用。
若天下識此理,則民氣不息,國運常新。
此武后之鑑二也。
盛世之主,多以威服人;惟武后,能以「天命」自喻,兼信佛理,懷慈亦懷戒。然佛心未成,帝心不滅,故其晚年孤焉。
人若居高,不可忘虛;權若盈滿,當思退藏。
若能如她臨終自削其名,則天命無愧,人心無嗟。
此武后之鑑三也。
乾陵之碑,無文而立。
是非功過,付之蒼煙。
此無字者,非忘也,乃悟也。
千年以後,史家爭言,或貶為妖后,或稱為聖君。
然碑猶在,草未絕,是非盡入風聲之中。
故曰:「名若塵沙,心如明鏡。」
「有字者隨時而毀,無字者與天俱存。」
此武后之鑑四也。
古人以青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武則天一生,即三鏡合一。
她照見了權之極、德之限、心之空。
其功可耀古,其過可警今。
故曰:「以古鑑今,知盛衰於一念;觀女為帝,悟人心於無常。」
是以後世觀其生,不當唯論男女、是非;當思治亂之機,成敗之理。
天地茫茫,碑立千秋。
風吹過乾陵之頂,聲如微吟——
「天命如歌,唯人心可續其音。」
-本故事完-
-本故事純屬虛構,並與史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