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東坡夢長安 之 人間歸夢處

第十二章:人間歸夢處

常州,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暑氣未歇,蘇軾臥病在床。年六十五,歷經五十年仕宦,九次貶謫,如今他不再東坡、不再太守,只是「蘇子瞻」。

他的眼,望著窗外樹影婆娑,輕聲唸道: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這是他晚年所作《西江月》詞,亦是自我訃詞。

幾日前,他夢見黃州雪夜、赤壁夜舟、嶺南蟬聲,還夢見王弗與朝雲一同立於江畔,笑著對他說:「夫君可歸矣。」

醒來時,他知道——塵緣將盡。

他要交代的,不是詔命,不是功業,而是家書與手札。他寫給蘇過、蘇邁(其子)最後的言語,筆跡不穩,然字字沉穩:汝等他年為人父,切記寬厚為本,莫效我少年之好辯,亦莫因功名傷情。此世如夢,惟德不朽。

一日,他叫僕人取出一石枕,枕於頭下,對侍者說:「此乃東坡舊物,送我夢中回赤壁。」

他笑了,極輕,像是江風吹過屋簷。他嘴角喃喃唸著《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言罷,目閉,氣息漸緩。

東坡一生,未曾封侯,未居相位,卻在百姓心中久不遺忘。死後三日,常州百姓自發為其送行,白衣素服,擁至江邊。

一位老漁父拄杖而立,低聲說道:「這人活著寫詩、講義、教人,死了,還留風月與我等共老。」

一枕黃州雪未融,半江赤壁月猶空。

詞成筆落人間夢,萬里雲煙是東風。

長恨塵世多苦酒,願留清音入梧桐。

蘇軾死後無諡號,無祠堂,無豐碑,但他不需要這些。他的赤壁賦在書齋中,他的「但願人長久」在人間心上,他的《定風波》在千秋風雨裡。

他曾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但他的詩與詞,更多的是與人同悲同喜。

他是文人,但他更是一個人,一個願把歡笑與痛苦都寫給世界看的人。

這不是一部蘇軾的傳記。這是一首給他的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