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天命如歌 之 無字之碑

第八章:無字之碑

一筆不書名與罪,千秋誰識是非心。長風過盡黃塵外,留得碑前月滿林。

神龍元年春,武后崩於上陽宮,享壽八十二。

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

朝廷遵遺命,迎靈柩於乾陵,與高宗並葬。

洛陽風微,百官縞素。

送葬之列,十里無聲。

一代天子,一身女身,歸於塵土。

行至九嵕山下,雲氣凝重。

風過石嶺,草木皆肅。

有史官問曰:「陛下萬世功業,碑文若何?」

中宗沉吟不答,目中微濕。

武氏舊臣奏曰:「願立『則天順聖皇后之碑』。」

然中宗徐言:「母后功過並存,筆難盡之。

毋刻一字,以待後人評焉。」

於是命石工立碑於乾陵前,無文而高。

碑上光潤如鏡,映照青天。

風過碑隙,聲若低泣。

夜色蒼茫,雲月交疊。

守陵者言:每當月圓之夜,碑前有光,如鳳影翔空。

相傳有詩僧過陵,題詩於石側:「女主千年功未定,乾陵無字是天書。」

又有老者拜碑而語曰:「昔人罵后為亂,今人頌后為明。是非如潮,碑為彼岸。」

風吹其髮,星照碑頂。

碑無字,然天地為文。

唐室復興,史官修《則天實錄》。

或貶或頌,或避其名而稱「則天皇帝」。

然而百年之後,天下書院皆傳其治,曰:「開科取士,女主首創。」

又曰:「人心雖畏,天下皆平。」

有女童誦詩於學堂:「誰言婦人不英雄,千古惟留一座空。」

學者聽之,皆默。

若干歲月過去,乾陵依舊無開。

碑立千年,草覆萬代。

風霜削其棱角,月色磨其光。

然夜深時,碑影仍立於蒼穹之下,

似一筆未盡的詩,一心未息的夢。

若行人至此,立於碑前,或聽得風聲如語:「朕非求名,唯求明;非為權,乃為命。若後人識我,識天心也。」

塵滿碑前無一字,

山高月冷是吾名。

若教千古論功罪,

留白方知帝王情。

武周一夢,功業如霞。她以血為筆,以心為燈,寫下人間最長的日出與最冷的月。史家以筆為刀,毀之讚之,皆不及那無字碑上之靜。

碑在,人不在;名無,意常存。

於是,天命如歌,終歸於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