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天命如歌 之 月冷上陽

第七章:月冷上陽

明堂已冷鳳聲休,一鏡秋光照白頭。不信人間權似水,東流何處是回舟。

聖曆二年,武后年已七十有七。

病居上陽宮,鳳車不出,朝政委於武三思與張易之兄弟。

昔日震世之威,如今只餘一室之靜,一盞之燈。

窗外秋聲碎,洛水微寒。

她倚榻而坐,手撫舊鏡。鏡銅黯淡,映不出昔日的眉。

侍女問曰:「陛下欲觀何景?」

武后微笑曰:「欲觀我年少時,笑於感業寺中。」

語罷,目中微潤。

狄仁傑早卒,然其名猶在人心。

有侍從進言曰:「仁傑之子狄光遠,願上書進諫。」

武后命召入。

光遠叩首曰:「先父常言,陛下天資英斷,然功滿則退,乃天道也。願陛下返政於太子,保宗社萬年。」

武后久默,忽歎曰:「天道乎?朕一生逆天而行,終要順乎?……

又曰:「若我不歸權,誰能保天下之平?」

光遠答:「陛下若歸權,天下自平。」

武后低首,拂袖而去,聲細如絲:「天下者,吾心也。吾心若止,天亦止矣。」

病中常夢至明堂。

夢見天上日照,鳳鳴雲開,而己身披舊袍,立於壇下。

忽有無數白鳥自天飛來,環其身而哭。

她驚醒,汗濕衣襟。

問左右曰:「外有鳥鳴乎?」

左右答曰:「惟風聲耳。」

武后喃喃自語:「天若哭我,我當笑天。」

然眼中已盈淚。

昔日之酷吏,皆以殘暴誅滅。

來俊臣伏誅,周興斬首。

血濺宮門,百姓稱快。

侍臣問曰:「陛下可悔用之乎?」

武后遙望遠山,道:「不悔。若無此人,朕不得今日。

然得今日,又何益?人言朕手染血,豈知天下之色本紅?」

語罷,命取筆寫詩:「人生如燭,照時有焰;焰盡餘煙,隨風無跡。」

 

冬夜深沉,宮中燈盞微明。

她命撤侍者,獨坐窗前。

一輪冷月,照於宮瓦之上。

她取舊筆,寫下最後一段詔書:「朕老矣,願傳位太子,以歸宗祀。」

筆未收,手微顫。

她忽見窗外花影,似是當年牡丹。

洛陽春花,曾為她開遍天下。今夜卻在風中無聲。

她低語:「花開花落,皆是我命。

只是……此命,太長了。」

上陽月冷萬年秋,

一夢長安似水流。

若問天心知不知,

只餘舊鏡照孤舟。

武則天已將權歸李氏,命運的圓輪已現。她歸於神都,崩於上陽,留下一座無字碑,象徵她不以史為名,而以天為筆,為千秋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