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華人社區歷史之九 多倫多的華人電視歷史 葉左肇
多倫多電視發展
在50年代,多倫多的華人是沒有華語電視,到60年代後期,僑領 林仲民及盧允澍開始經營電影院,但現在多倫多已沒有華人經營的電 影院,而寶發得亦於1990年後加入香港無線電視的錄影帶市場, 及後由章建國經營的加拿大中文電視被馮永發收購,而香港影視女星 陳齊頌亦曾經營過製作電影的北美影城,但都是最終結業。 多倫多的華語電視台,計有新時代電視、城市電視、加華視訊、 OMNI多元文化47台、龍祥電影台等。
新時代電視
英文為Fairchild Television是加拿大一條廣東話為主的收費電視頻道,間 中亦以普通話作廣播,由新時代集團旗下的新時代傳媒集團擁有。 新時代電視在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及安大略省大多倫多地區列 治文山均設有製作與新聞中心,亦於亞伯達省卡加利設有辦公室。 該台可於全國以有線電視、寬頻電視和衛星電視接收。
除新時代電視外,新時代傳媒集團亦擁有加拿大中文電臺以及普通話 收費電視頻道城市電視。 新時代電視時與加拿大中文電臺共同製作節目及活動,兩者之間常有 互動性的宣傳,而兩者的員工有時也會彼此到電臺或電視台工作或亮 相。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透過其直屬公司持有新時代電視約佔兩 成股權,間接成為該台的股東之一。
新時代電視的前身是位於多倫多的加拿大中文電視有限公司Chin avision,簡稱「中文電視」。 加拿大視訊委員會(CRTC)於1983年宣佈考慮發放一個全國 性中文收費電視牌照,有四間機構參與角逐,當中包括於1982年 獲發卑詩省地區性少數族裔收費電視牌照的世界電視World View Television,以及由章建國(即章小蕙之父)創辦的中文 電視。 中文電視脫穎而出,於1984年獲CRTC發放牌照后於同年啟播 ,當時每星期七日、每日八小時(17:00至翌晨01:00) 播放。
有鑒當年加拿大中文電視廣播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當局認為溫哥華地 區難以支援兩間相互競爭的中文電視台,因此在中文電視的牌照上加 入條款限制該台於啟播兩年內不能於卑詩省落地,令世界電視( 後於1985年改組成國泰電視)得以維持其卑詩唯一中文電視台的 地位。 當局後於1987年解除中文電視的廣播範圍限制,該台自此可於卑 詩省接收。 中文電視當年專門轉播香港亞洲電視的節目,而國泰電視則專門轉播 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
中文電視啟播后的財政狀況一直欠佳,到1992年負債約800萬 至1000萬加元,更於同年被安省法院下令由債權人接管, 並更換管理層,新成員中包括何守信。移居溫哥華的商人馮永發旗下 的新時代集團夥同電視廣播國際有限公司於1992年宣布聯手斥資 925萬元收購中文電視的資產,並同時以380萬元收購國泰電視 。這兩項交易分別於1993年10月 和12月獲CRTC批准,而兩台隨後亦進行改組:原屬中文電視的 全國性電視牌照改組為新時代電視,而原屬國泰電視的地區性電視牌 照則改組為城市電視。 改組后,新時代電視開始播放無線電視的節目,但也會製作一些本地 節目。
改組后的新時代電視亦於多倫多和溫哥華實行分途廣播,兩地的節目 編排有所不同,而兩地的新聞部大致上亦各自獨立運作。 然而,此安排實際上有違該台的全國性電視牌照條款,而羅渣士通訊 集團旗下的多倫多多元文化電視台CFMT(即OMNI前身) 亦就此於2000年向CRTC作出投訴。 當局遂於2001年下令新時代電視停止分途廣播並改為全國聯播。 全國聯播於同年7月2日實施後,除廣告時段外,溫哥華訊號的內容 與多倫多訊號一樣,只是因應兩地時差而順延三小時播放,而新聞節 目的製播亦作出相應更改。 該台後於2003年向CRTC申請續牌的同時亦向當局請求修改牌 照條款,允許局部分途廣播。 申請於2004年獲批,而新聞節目從同年秋季起再度實行局部分途 廣播。
新時代電視於2008年以「Fairchild Television II」的名義向CRTC申請創辦另一條全國性收費電視頻道,主要 播放粵語節目。 申請於2009年獲批,但該台至今還未啟播。
新時代電視的訊號現時分為加東版和加西版兩個版本。 兩者於2001年前的分別頗為顯著,節目編排有所不同,而兩者的 新聞報導節目基本上也是互不相幹。自2001年實行全國聯播以來 ,兩條訊號基本上大致相同,分別在於加西版的節目較加東版順延3 小時播出,以配合東岸和西岸的3小時時差,而牌照條款於2004 年被修改後,傍晚新聞報導的首半小時(19:00-19:30) 亦於溫哥華和多倫多作分途廣播。
新時代電視設有諮詢委員會,早年多倫多的委員會成員為:任志偉、 林李志德、羅國威、鄺關佩瑜、梁鴻堃、伍卓生、孔慶年、朱碧芳、 麥陳婉芳。 至於藝員方面,初期主要的藝員大多來自香港無線電視,如林嘉華、 潘宗明、張無忌、張文謙、廖德隆、陳敏愷、邱穟恒、盧玉鳳、雷安 娜、譚芷珊、陳本岡、徐偉棟、張嘉兒、胡美玉、康子妮、李明慧、 陸小雯、周浩輝(後加盟恩雨之聲)、何潔貞、馮錦禮、胡耀國、 吳雲甫、張慧雯、苟芸慧、 陳爽、白穎茵及盧婧等。
多元文化電視台
OMNI Television是加拿大一家私營多元文化電視頻道,為羅渣 士傳媒集團成員。 OMNI分別於安大略省多倫多、卑詩省溫哥華以及亞伯達省愛民頓 和卡加利設有五間直屬地區分臺,部分節目亦於魁北克省蒙特婁的M etro 14電視台播放。 OMNI的節目陣容涵蓋多種不同語言,包括粵語、普通話、旁遮普 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等,部分時段亦以英語廣播,具體節目編排 隨地區而異。
英文名稱中的「OMNI」通常以大寫字母顯示,但並非首字母縮略 字。「 Omni」一詞是拉丁語前綴,意為「所有的」,反映該台以服務所 有族裔和背景的加拿大人為宗旨。 OMNI的首條頻道是多倫多的CFMT。該台於1979年啟播, 由義大利裔商人Dan Iannuzzi創辦,是加拿大首家以地面廣播的免費多元文化頻 道,這也是「CFMT」這一組呼號的解釋Canada's First Multicultural Television。 CFMT後來陷入財務問題,並於1986年被羅渣士收購。 另一方面,CFMT曾於1985年向加拿大視訊委員會CRTC申 請建立一個全國性多元文化電視網路,但由於其財務狀況欠佳而於翌 年被CRTC否決。
羅渣士其後亦分別於1996年和1999年向CRTC申請於溫哥 華創辦一條運作模式類似CFMT的免費多元文化頻道,但均告失敗 。 羅渣士再於2001年競投此牌照,這次卻敗於溫哥華本地財團Mu ltivan,而後者的多元視野電視台Channel M則於2003年啟播。 雖然失意溫哥華,但羅渣士卻於2002年獲CRTC批准在多倫多 設立第二條免費多元文化頻道,名為CJMT。 羅渣士同時亦將CFMT和CJMT分別定名為「OMNI.1」和 「OMNI.2」,組成OMNI電視台,標誌著「OMNI」品牌 的開始。 OMNI.2啟播後,CFMT原有的非裔及亞裔語言節目(包括粵 語新聞)調往OMNI.2播放,而更名後的OMNI.1則主要播 放歐裔及加勒比裔社群的節目。此外,兩者都播放一定數目的英語節 目,包括肥皂劇《大城多故事》。
羅渣士其後於2005年從 Trinity Television 收購兩條宗教性質頻道,分別為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CHNU和緬 尼托巴省溫尼伯的CIIT( 後者在收購后才於2006年2月6日啟播)。 羅渣士接管該兩台後,將之分別更名為「OMNI.10」和「OM NI.11」(名稱中的數位代表該台的有線頻道號),令到「OM NI」這個品牌同時覆蓋多元文化廣播和宗教性質廣播。 綜使多元文化頻道及宗教性質頻道的運作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分別, 兩者有時仍然可以播放相同性質的節目。 例如,OMNI.10也有播出非宗教性的節目,主要是闔家歡性質 的處境喜劇(如《人人都愛雷蒙德》); 同一些處境劇亦有在OMNI.1及OMNI.2播出。 此外,OMNI.1及OMNI.2亦有間中播放宗教性節目。
Multivan與羅渣士於2006年再度交鋒,爭奪亞伯達省愛 民頓和卡加利的多元文化電視台牌照; CRTC於2007年6月8日宣布羅渣士成功投得該兩個牌照。 經此一役後,Multivan有感其競爭力被大幅削弱,因此於7 月7日宣佈將Channel M售予羅渣士。 與此同時,羅渣士亦準備收購英語電視網路Citytv,但由於C itytv溫哥華與溫尼伯分台的訊號與OMNI的宗教頻道( OMNI.10和OMNI.11)重疊,而兩者亦主要以英語廣播 ,集團若同時於兩地持有此兩條頻道會抵觸CRTC的政策, 因此羅渣士於2007年11月6日宣佈將OMNI.10和OMN I.11售予一家名為「S-VOX」的非牟利機構。 雖然OMNI和Channel M亦於多倫多、卡加利、愛民頓和溫哥華與Citytv出現訊號重 疊,但兩者的主要服務物件有所分別,羅渣士於這些城市同時持有多 元文化頻道和英語主流頻道並不抵觸CRTC的政策,集團因此無需 出售這些城市的Citytv或OMNI分台。
以上兩項交易於2008年3月31日獲CRTC批准,而羅渣士亦 於同年4月30日接管Channel M。 OMNI.10和OMNI.11分別於2007年10月31日和 2008年7月更名為「CHNU 10」和「CIIT 11」,而Channel M亦於2008年9月1日更名為OMNI BC。 OMNI的亞伯達省分臺(CJEO和CJCO)則於同年9月15 日啟播。 經過此一系列交易后,OMNI已純粹定位為多元文化廣播系統,不 再兼顧宗教性質廣播,並覆蓋加拿大除蒙特婁外的數個主要城市。
OMNI早期以粵語、普通話和旁遮普語製作全國新聞節目,並於多 倫多和溫哥華以數種語言製作地區新聞節目。 亞伯達省OMNI也曾於2008年啟播後製作地區新聞節目,但於 2011年取消。 無論新聞報導是以哪一種語言製作,人名列和主播肩膊旁資訊框等皆 以英文顯示。 OMNI於香港新聞環節播放的片段是由亞視新聞提供,而體育環節 的部分北美賽事片段則由姊妹台羅渣士體育網提供。
OMNI於2011年進行新聞部改組,並增設三節全國新聞報導。 粵語和國語全國新聞從多倫多新聞部製作,而旁遮普語全國新聞則從 溫哥華新聞部製作。 該台的粵語新聞主播為蘇淩峰,但現已退休,接班人為李立本、體育 主播為覃漢聰,週五文娛主持靳思,記者包括:尹國強、周敏兒、 陳善宜、謝雅霖及周振生,國語新聞主播為郭然,記者包括滕忠勤、 郝思維及王翔。
CCCTV 中華文化電視有限公司,是匯思傳媒集團(C2C MEDIA GROUP INC) 旗下的發展項目。匯思傳媒集團由旋葉秀霞女士出任集團主席,是加 拿大華文資訊市場上第一個跨媒體平台,透過最先進的科技及規模性 的投資,為大眾提供全面的文化、信息及娛樂節目。 集團旗下包括一個24 小時全日廣播的華文電台[CCB 華語電台),一份以醫療健康為主題的華文週報[Health Times Journal 健康時報],一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平台FTVM 第一新媒體,和一個由加拿大政府發牌經營的全數碼高清廣播華文電 視台CCCTV 中華文化電視台,曾舉辦過多屆亞洲小姐選美活動,其後轉讓給來自 國內的彭先生接手經營。
多倫多的電視台發展漸趨成熟,原本經營電腦業務的楊再熙亦加入戰 團,創辦加華視訊WOW TV,龍祥電視則經營電影台,香港亞洲電視亦在多倫多設立北美台 ,最近以Ruijun Wang名義,於2011年5月12日向CRTC申請全國以國語 為主的紅星電視台Red Star Television Inc.獲得發牌,看來亦會引起國語節目主持的爭奪戰,目前經營 WOW 電視台。
在網路傳媒方面,由於中國移民數量增加而衍生了網路傳媒的發展, 以往用電話線上網,有聲無畫面,故時機尚未成熟,到了2003年 劉穗安的多倫多網上電視創辦開始,電腦技術亦漸成熟, 開展了網上媒體的發展,而多倫多網上電視第一個節目是由文世昌主 持的「加國論政」,做了一年, 而多倫多網上電視分為新聞網站及娛樂網站,每日24小時提供節目 。 在2003年前後創辦電子媒體的亦計有加國無憂、約克論壇及第一 新媒體等。
媒體的重要性
由林黃彩珍開始,帶隊到渥太華爭取投票權及人頭稅等,到70年代 開始,華人移民增加,華人社區開盛,到了1989年六四之後, 以及越南船民事件,華裔人士增加快,引致華人媒體漸受重視,主流 社會商家及商品都分別向華人社區的消費者招手,而每當選舉時, 無論是市選、省選或聯邦大選,華人選票便成為必爭物件, 再加上政府要向不同族裔發放消息, 華人媒體的重要性便相對增加,但歸根到底,華人媒體本身要自律, 以媒體本身質素為競爭方式,用良性的競爭來爭取市場,大家便有生 存的空間,更能發揮華人傳媒的力量。
註:以上資料部份在網上找尋及憑個人記憶編錄而成,其中如有錯漏 或用詞不當,而引起當事人不滿,請視之為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及敬 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