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眉九九迎百暨加·穗·港名家粵曲粵劇獻知音」28日及29日隆重登場
為慶祝著名粵曲編撰家阮眉迎接100歲壽辰,特邀中國廣東演唱家梁玉嶸和李焜成,香港資深演員甘國衛,朱璧汶和譚仿芳,以及本地多間曲藝社名家閨秀,參演「阮眉九九迎百暨加·穗·港名家粵曲粵劇獻知音」。在本周四及周五(8月28日及29日)晚上六時,假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何伯釗劇院隆重登場。這是近年多倫多粵劇界難得一見的盛大演出,觀眾不容錯過欣賞的機會!
上述參與演出的港穗演唱家及資深演員已抵達多倫多,與阮眉及本地的名家閨秀,於今天(26日)齊集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大會進行切燒豬儀式,祈求演出順利,然後展開密集的綵排。
人稱「眉姨」的阮眉表示,自2001年開始,每隔2至3年主辦粵曲粵劇演出,近10年來舉行3次粵曲比賽,連同今次已是第6個表演。在2016年邀請加港穗名家,在多倫多同台演出;這是第2次集三地演員參演,可說是本地近年難得一見的大型粵曲粵劇表演。
年屆99歲的眉姨,即將迎接100歲來臨,一直心繫粵曲粵劇藝術,希望繼續推動這個傳統文化,在本地發揚光大。去年回港與誼子甘國衛誼媳朱璧汶會面,分享個人的心願,得到對方的支持,促使她籌辦今次的演出。
眉姨說,除邀請廣東演唱家李焜成和梁玉嶸來加演出外,誼子誼媳及八和粵劇演員譚仿芳專程飛抵多城助陣。她特別感謝本地曲藝界前輩,社長和導師支持,並有多位名家閨秀合力參與,為觀眾帶來兩場精彩的粵曲粵劇表演。
兩天演出的劇目,其中7首是阮眉的作品,參演者分別是:《綉襦刺目》- 梁玉嶸,譚仿芳;《獻妃歸降》- 甘國衛,朱璧汶;《曲江杖子》- 阮眉,梁玉嶸 ;《啼笑花燭夜》- 黎冠輝,黎陳琪;《衝冠一怒為紅顏》- 甘國衛,譚仿芳;《蝶舞仙韻》- 梁玉嶸,凌翠華;以及折子戲《七月七日長生殿》- 李焜成,苑芝。
其他劇目及參演者,計有:《白龍關下卷》- 潘璧,李焜成;《藏域鸞歌萬里情》(表演唱)- 陳金英,尹美珠;《合兵破曹》- 阮眉,李焜成;《幻覺離恨天》- 梁玉嶸,鄺鳯群;《泣血水繪園》- 錢永強,李焜成;《高山流水萬古情》- 梁玉嶸,甘國衛;《一把存忠劍》- 温育英,李雪兒。
另三齣折子戲及參演者,分別是:《打金枝》- 區永佳,鄭璧儀;《獅吼記之跪池》(折子戲)- 許可兒﹑陳美華,何燦成和陳芝蘭;《獅吼記之獅吼金鑾》-許可兒﹑陳美華﹑董恩﹑區永佳﹑何燦成﹑鄭寶蓮﹑董美珍﹑鄭璧儀﹑陳芝蘭﹑黎玉貞﹑李燕薇﹑區笳琳﹑李婉嫺,劉小雁和關淑芬。
著名粵曲演唱藝術家梁玉嶸為一級演員,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及廣東音樂曲藝團總經理。她曾獲多個獎項,包括:中國曲藝牡丹獎,國家文化部文華表演獎及文華新節目獎,連續兩屆中國廣播電視節目星光獎等。代表作分別有:《人民就是江山》﹑《雛鳳新聲頌偉人》﹑《彩雲追月》,《紅棉贊》和曲藝音樂劇《小明星》等。
擅長演唱平子喉的李焜成,畢業於廣東粵劇學校,現任廣東音樂曲藝團。他榮獲第五屆廣東省曲藝大賽(職業組)一等獎,主演過的戲有:《碧海狂僧》﹑《霧鎖東宮》﹑《萬裡琵琶關外月》,《鴛鴦淚灑莫愁湖》及《女駙馬》等,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愛。
甘國衛是香港無線電視第七期訓練班歌影視藝人,演技精湛。受文千歲美妙歌聲影響,醉心研究粵劇曲藝,唱功鏗鏘甜潤。1978年自資成立聖峰唱片有跟公司,並邀得名撰曲家阮眉作曲填詞,與胡美儀首次製作唱片《月鏡重圓》而獲得金唱片。
無線電視第十期訓練班藝人朱璧汶,青春玉女形象出道,擅唱流行曲,歌聲甜美。後受丈夫甘國衛影響,試唱粵曲,在文化中心演唱《碎鑾輿》一鳴驚人,演出真摯細膩。
香港前影視藝人譚仿芳畢業於電視台演藝訓練班,現為八和粵劇演員。她參與多個戲劇及曲藝演出,曾在美國及香港舉行過兩次個人折子戲專場。
原名王婉美的阮眉,1970年代為香港填詞人,曾與多位影星及紅歌星合作。其後編撰粵曲及粵劇,合作的紅伶包括:芳艷芬﹑麥炳榮﹑鳳凰女,羅家英和文千歲等。她的名曲《雲夢繞山河》及《七月七日長生殿》曾兩度獲香港作曲作詞家協會,頒發「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後者更獲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頒發「全國粵曲銷量冠軍之雲雀獎」,並首次打開港穗紅伶(文千歲和盧秋萍)合作之門。
本地演出嘉賓名單:
宋錦榮粵劇曲藝學院 - 何燦成,鄭寶蓮;楊麗粵劇藝苑 - 陳美華,温育英和李雪兒;瓊音樂苑 - 區永佳,鄭璧儀;悅樂軒曲社 - 陳金英;美藝軒 - 董恩,董美珍;鄭伯漢音樂中心 - 錢永強;鄧德光粤劇學苑 - 尹美珠;群聲曲藝坊 - 鄺鳳群老師;苑鳴芝劇團 - 歐陽苑芝老師;悅聲樂社 - 凌翠華;笙歌雅集 - 潘璧;喜相逢 - 許可兒;關德興長者樂園 - 黎冠輝,黎陳琪;以及折子戲優秀演員- 區笳琳﹑陳芝蘭﹑劉小雁﹑關淑芬﹑李婉嫻﹑李燕薇﹑黎玉貞﹑翟桂華﹑李麗梅,汪健銘和方美霞。(排名不分先後)
大會統籌及策劃:阮眉
籌備委員會:李阮民﹑ 梁愛珍﹑張少卿﹑方淑芬,黃珍瑜和梁美雄
擊樂領導:阮國旋
音樂領導:林日章,王炳堯
拍和名家:李偉覺﹑王鈺儀﹑余洪健﹑區美廉﹑郭雪影﹑許偉東﹑王艷﹑ト利泉﹑邵東,宋耀基和談鴻勛(排名不分先後)
藝術指導:楊麗﹑黃麗瓊,當紅和張燕燕
舞台監督:何家烈
後台主任 / 場務:方淑芬 / 顏妙玲
佈景及道具:宋錦榮粵劇曲藝學院
服裝:劉永全戲曲音樂學院
司儀:鄺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