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T Logo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

YRT

06 Jan2022

新冠疫情每日資訊 –2022年 1月6日

Posted in 專題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月6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295852950宗,死亡病例約5464482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19293652宗,以下是新冠疫情相關資訊:

加拿大

 

1月6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2年1月6日下午7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2394674宗,新增病例39431宗,比前減少13117宗,其中安省增加11582宗,卑斯省增加3798宗,魁省增加14486宗,阿省增加4752宗,沙省增加541宗,緬省增加1787宗,紐芬蘭省增加479宗,新省增加842宗,紐賓仕域省增加779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222宗,育康地區增加66宗,西北地區增加76宗,努納地區增加21宗。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30524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3名,合共10252名,卑斯省沒有增加,合共2427名, 魁省增加39名,合共11820名,阿省增加11名,合共3333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960名,緬省增加2名,合共1402名,新省沒有增加,合共111名, 紐芬蘭省沒有增加,合共20名,紐賓士域省增加3名,合共168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15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4名,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合共12名。治癒人數全國合共2003698名。              

                

 

中國

 

 

1月6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月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8例(上海24例,天津9例,廣東9例,廣西4例,遼寧2例,河南2例,湖南2例,北京1例,浙江1例,福建1例,湖北1例,四川1例,雲南1例),含5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河南2例,浙江1例,廣東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16例(陝西57例,均在西安市;河南56例,其中許昌市28例、鄭州市26例、洛陽市1例、固始縣1例;浙江3例,其中寧波市2例、金華市1例),含21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河南20例,浙江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6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7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580人,重症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978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現有疑似病例7例。累計確診病例1149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513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月6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359例(其中重症病例3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5300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3295例,現有疑似病例7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44459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2512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45例,其中境外輸入42例,本土3例(均在上海,其中浦東新區2例、奉賢區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6例(境外輸入5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6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632例(境外輸入604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0009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2732例(出院12235例,死亡21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9例(出院77例),台灣地區17198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0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1月6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一月六日)表示,正跟進五宗新型冠狀病毒初步陽性檢測個案。

  第一宗個案涉及一名63歲男病人,居於鴨脷洲漁安苑碧安閣(C座),近期沒有外遊。他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早上曾到銅鑼灣告士打道311號皇室堡15A樓東海薈•拉斐特餐廳用膳,同一時段內個案12754亦曾於該餐廳用膳。病人一月三日出現喉嚨痛及咳嗽,一月四日向私家醫生求診,一月五日的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他曾於七月十九日及八月九日在香港接種兩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復必泰)。

  中心呼籲曾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上午八時至十時到東海薈•拉斐特用餐的人士盡快致電中心熱線2125 1111或2125 1122,以便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工作。中心已界定該餐廳的職員為密切接觸者,並會安排他們到檢疫中心進行檢疫。

  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73歲女病人,居於北角電氣道233號城市花園1期3座,近期沒有外遊。她曾與個案12754於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曾於銅鑼灣社區中心跳舞。由於被界定為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一月四日被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檢疫,她一月六日出現頭痛,同日的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她曾於五月二十一日及六月十八日在香港接種兩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克爾來福)。

  第三宗個案涉及一名67歲女病人,居於跑馬地鳳輝臺18-19號。她是一名家庭主婦,近期沒有外遊。她曾於一月一日與約15名友人在銅鑼灣告士打道311號皇室堡6樓富軒聚餐,當中包括個案12806(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她沒有病徵,曾於一月五日早上到鄧肇堅醫院進行檢測,其後她的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並於一月六日送院。她曾在香港接種兩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克爾來福)。

  第四宗個案涉及一名51歲女病人,居於大埔舊墟直街4-20號美新大廈,是一名外籍家庭傭工,近期沒有外遊。她與個案12805(其僱主為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於一月二日一同到訪北角屈臣道2號海景大廈A座14樓1409-1411室Bethel Fellowship Limited。她被界定為個案12805的密切接觸者,一月五日到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同日被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檢疫,其後她的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她曾於二○二一年八月三日及八月二十四日在香港接種兩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復必泰)。

  第五宗個案涉及一名49歲女病人,居於馬鞍山西沙路638號錦豐苑錦萱閣(F座)。她未有到訪望月樓,但因被界定為早前望月相關個案12654的密切接觸者,一月一日被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檢疫,一月六日的檢測結果呈初步陽性。她沒有病徵,沒有接種新冠疫苗。

  由於上述病人可能帶有傳染性和感染風險更高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政府今晚將病人居住的大廈(鴨脷洲漁安苑碧安閣(C座)、北角電氣道233號城市花園1期3座、跑馬地鳳輝臺18-19號、大埔舊墟直街4-20號美新大廈和馬鞍山西沙路錦豐苑錦萱閣(F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並會增加於同一大廈居住或工作人士的強制檢測次數。同時,他們於潛伏期工作和到訪的地點亦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上述指明地方內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接受強制檢測。

  中心發言人表示:「政府一直嚴陣以待,密切留意變異病毒株的最新科學數據,監察不同地區的疫情,並會採取最嚴格的防疫措施,防止該變異病毒株在本地社區傳播。」

  ​​​新出現的變異病毒株對疫情造成衝擊的影響目前還未能完全掌握,但接種疫苗對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免於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仍然是至為重要。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並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獲取更多詳情。中心亦呼籲所有對身體狀況有懷疑的人士,或有感染風險的人士盡快進行檢測,以有效地及早識別有否被感染。

 

 

1月6日,截至今日(一月六日)上午九時,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人當中,共有五名病人在過去24小時康復出院(個案編號︰12484、12493、12496、12502及12597);總計至今共有12 235名病人康復出院。

  現時共有315名對檢測呈陽性的病人分別於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傳染病中心及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留醫,當中一名病人情況嚴重(個案編號︰12548),其餘情況穩定。

  醫管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1月6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一月六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一月六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九宗確診和24宗無症狀感染個案(即該24小時內經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確認的新增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的陽性檢測個案共33宗)。此外,早前自一月一日起報告的個案中,有15宗於報告時無症狀的個案在入院後轉為確診個案。至今本港累計確診個案12 732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為100宗。至於累計陽性檢測個案則共有12 832宗。

  新增個案包括28宗輸入個案及五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30宗涉及變異病毒株的感染,三宗的變異病毒株檢測結果待定。個案涉及13男20女,年齡介乎16至81歲。輸入個案當中,一人由加強監測A組指明地區(高風險)抵港,27人由A組指明地區(高風險)抵港;12人於抵港時在香港國際機場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檢測待行」的檢測結果呈陽性,16人於檢疫期間檢測結果呈陽性。

  五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為12805、12806、12821、12822及12825。個案12805、12806、12821和12825為與早前個案12754(輸入個案12676的同住家人)相關的個案。12805涉及一名43歲女病人(外籍家庭傭工),她的僱主為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病人於一月二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病徵,一月四日被送院,同日檢測結果呈陽性。個案12806涉及一名48歲女病人,她是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她於一月二日出現頭痛、咳嗽及喉嚨痛,一月四日被送院,同日檢測結果呈陽性。中心已於昨日(一月五日)公布上述兩宗個案相關詳情(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1/05/P2022010500014.htm)。個案12821涉及一名59歲女病人,為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她沒有病徵,曾於一月四日早上到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同日被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檢疫,其後她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個案12825涉及一名63歲男病人,是個案12754的密切接觸者的家居接觸者。他於一月四日出現咳嗽,於一月五日凌晨被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同日採集的樣本呈陽性。餘下一宗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為12822,是涉及望月樓的個案,涉及一名62歲女子。她與早前檢測陽性個案同日(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約下午十二時半至下午一時四十五分到望月樓用膳。病人十二月三十日出現頭痛,她於一月四日凌晨被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檢疫,同日抽取的樣本檢測呈陽性。中心已於昨日公布上述三宗個案相關詳情(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1/05/P2022010500822.htm)。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經基因排序進行比對後,確認個案12767的基因組與早前一宗輸入個案(個案12676)的基因組完全一致,遂將個案12767的分類由源頭不明本地個案改列為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另外,中心早前跟進個案12754的九名密切接觸者於一月二日登上郵輪「海洋光譜號」進行「公海遊」,即時要求該郵輪提早回程。中心在郵輪於昨日早上抵港泊岸後,即時安排船上乘客和船員共3 700多人進行病毒檢測,結果全部呈陰性。此外,中心亦安排了該九名密切接觸者及他們亦登上該郵輪的三名家居接觸者到檢疫中心進行檢疫21天,以及他們在郵輪上的18名密切接觸者到檢疫中心進行檢疫四天,至今沒有錄得陽性檢測個案。為審慎起見,該郵輪已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郵輪的人士,須在昨日及明日接受強制檢測。

  過去十四天(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二二年一月五日)累計報告250宗新型冠狀病毒的陽性檢測個案。十三宗為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或可能與輸入有關的個案,其餘均為輸入個案。
 
  此外,根據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進行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確認早前公布的個案12630至12632、12634至12636、12638至12648、12650至12652、12655、12674至12677及12726均帶有需要關注的變異病毒株Omicron。連同上述個案,香港至今共錄得140宗涉及Omicron的個案。

  另外,由於尼泊爾航空營運於二○二二年一月四日由尼泊爾加德滿都飛抵香港的航班(RA409)及國泰航空營運於二○二二年一月四日由菲律賓宿霧飛抵香港的航班(CX922)各有五名乘客經抵港檢測呈陽性,衞生署遂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禁止尼泊爾航空營運的客機以及國泰航空營運的客機在二○二二年一月六日至十九日期間分別從加德滿都和宿霧着陸香港。
 
  因應涉及變異病毒株個案的檢測及檢疫安排,中心提醒與相關個案於同一大廈居住或於相關個案居住大廈內工作的人士,須按衞生署的公布於指明日期進行強制檢測,並須自行監察直至21日屆滿(相關的大廈及檢測日期見www.coronavirus.gov.hk/pdf/CTN_Specified_premises_and_Dates_of_Testing.pdf)。

  中心亦提醒與下列指明地方相關的指明人士,須於明日(一月七日)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

·       將軍澳唐德街3號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

·       沙田大圍積輝街2-12號金禧花園1座

·       天水圍天瑞路88號俊宏軒2座

·       東涌健東路1號映灣園第二期映濤軒第6座(不包括位於映灣園第二期映濤軒第6座地下樓層的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東涌)及映灣園映濤軒第7座)

·       中環皇后大道中74號中環∙石板街酒店

·       大圍碧田街18號恒峰花園第2座

·       屯門豐安街2號翠寧花園第2座

·       銅鑼灣京士頓街11號東寧大廈

·       銅鑼灣高士威道16-22號高威樓


  衞生防護中心正繼續跟進報告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的工作。就個案詳情及接觸者追蹤資料,請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中心發言人強調:「全球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並有一些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受感染的報告。中心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尤其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第599H章)下的高風險指明地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1月6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河南省和浙江省的疫情變化,自2022年1月6日晚上9時起,所有曾經到過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商丘市睢陽區、鄭州市中原區綠東村街道;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金東區多湖街道的入境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14天但最短不少於7天。而所有曾經到過上述地方的已入境人士,其健康碼將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至離開當地14天為止,期間須在開始措施的第1、2、4、7、12天接受最多5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免費核酸檢測預約連結為https://app.ssm.gov.mo/mandatoryrnatestbook。核酸檢測結果不會上載至澳門健康碼亦不可作為出入境用途。如需將核酸檢測結果在澳門健康碼顯示,則須自費檢測。

另自2022年1月6日晚上9時起,取消曾經到過以下地區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或健康碼變為黃碼及須接受自我健康管理的措施: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東興里菜市場、東興里西區、東興南里、東興里東區。

應變協調中心提醒,14天內曾到過以下地區的人士,須在入境時或其他須出示時在澳門健康碼上如實作出相應申報及接受相應的防疫措施,離開當地21天內出現任何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狀人士須立即就醫及接受核酸檢測:

省 / 自治區

市 / 地區

措施生效時間

相關公告

雲南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2021年12月28日0時

247/A/SS/2021

昆明市

安寧市寧湖九號香緹花園2幢、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金色時代廣場家樂福超市、鼎立醫院、安寧市中醫醫院

2021年12月28日21時

249/A/SS/2021

呈貢區

2021年12月25日15時

245/A/SS/2021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隴川縣

2021年12月4日

0時

220/A/SS/2021

瑞麗市

2021年7月5日

12時

93/A/SS/2021

陝西省

渭南市

蒲城縣黨睦鎮民地村

2021年12月28日21時

249/A/SS/2021

咸陽市

2021年12月25日15時

245/A/SS/2021

延安市

2021年12月25日15時

245/A/SS/2021

西安市

2021年12月22日0時

240/A/SS/2021

浙江省

金華市

永康市、金東區多湖街道

2022年1月6日21時

010/A/SS/2022

寧波市

北侖區

2022年1月2日

15時

003/A/SS/2022

廣西壯族自治區

東興市

2021年12月22日0時

240/A/SS/2021

河南省

信陽市

固始縣

2022年1月6日21時

010/A/SS/2022

商丘市

睢陽區

2022年1月6日21時

010/A/SS/2022

鄭州市

中原區綠東村街道

2022年1月6日21時

010/A/SS/2022

管城回族區、二七區

2022年1月4日11時

005/A/SS/2022

許昌市

2022年1月5日

15時

008/A/SS/2022

洛陽市

新安縣的正村鎮、石寺鎮

2022年1月1日

12時

001/A/SS/2022

周口市

沈丘縣趙德營鎮、老城鎮、范營鄉、周營鄉

2021年12月23日0時

243/A/SS/2021

太康縣

2022年1月5日

0時

006/A/SS/2022

山西省

運城市

稷山縣、新絳縣

2021年12月24日21時

244/A/SS/2021

貴州省

銅仁市

碧江區河西街道金灘半島豪苑

2021年12月28日21時

249/A/SS/2021

畢節市

七星關區市西街道環城北路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前往外地應注意做好防疫措施,留意當地疫情發展。在抗疫常態下,仍須堅持戴口罩,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保持距離,避免人流聚集。同時,強調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疫苗可有效預防新冠病毒肺炎,有效減少自身感染、重症和死亡風險,築起免疫屏障,保護自己及家人。同時,即使已接種疫苗,亦應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如必須前往,應在完成接種疫苗後14天,待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後才前往,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台灣地區

 

 

1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因應國際COVID-19疫情嚴峻及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考量春節入境人潮且近期COVID-19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增加,為確保國內醫療院所對疫情的因應及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調整醫療機構醫療應變作為,說明如下:

一、全國專責病房及負壓隔離病房調整收治病人條件,專責病房僅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病人;負壓隔離病室則以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及其他空氣傳染之法定傳染病病人為原則,清空非必要(如非空氣傳染防護隔離治療)入住於負壓隔離病房的病人。

二、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之應變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20%作為專責病房(開設床數含負壓隔離病床),收治疑似或確診個案。

三、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之急性一般病床總數500床以上之急救責任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5%作為專責病房(開設床數含負壓隔離病床),收治疑似或確診個案。

四、專責病房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病人應以一人一室為原則(家人、同住者、同行者等如均為確診個案且知情同意,得兩人一室),並有適當動線規劃,分流分艙安置住院病人;落實固定照護團隊與服務區塊化,避免人員頻繁輪替或跨單位工作;配置適當且固定之工作人員(含清潔人員、傳送人員及照顧服務員等),以防範院內感染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呼籲醫療機構落實感染管制、強化門禁管制及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加強員工使用適當個人防護裝備,以預防並降低醫院群聚感染風險。由於Omicron新型變異株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降低疫苗之保護力,指揮中心籲請可接種追加劑疫苗之醫院工作人員儘速接種追加劑疫苗,以確保人員健康安全。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確實掌握病床數及相關醫療資源分配,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完善醫療照護體系,確保醫療量能充足以因應疫情。

 

 

1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43例COVID-19確定病例,為昨(5)日公布尚未取號的3例本土個案(案17307-17309)及4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案17307-17309為本國籍女性,年齡介於50至60多歲,皆已接種2劑疫苗,為案17230、案17238、案17239及案17266同職場工作人員;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4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4例,案17267、案17270、案17273-17275、案17277-17282、案17284-17289、案17291-17292、案17300、案17302、案17304-17306)、印度(3例,案17290、案17296、案17303)、巴拿馬(2例,案17271-17272)、荷蘭(案17268)、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例,案17283、案17301)、加拿大(案17269)、菲律賓(案17276)、義大利(案17293)、英國(案17295)、中國(案17298)及法國(案17299)入境,另有2例(案17294、案17297)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26日至今(2022)年1月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另去年12月31日公布之案17127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為案17073之相關感染。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036,65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016,638例排除),其中17,198例確診,分別為2,532例境外移入,14,61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1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考量目前國際COVID-19疫情嚴峻,請長者及其他COVID-19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之族群,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接種,提升保護力。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我國75歲以上長者第1劑接種率僅約73%,第2劑接種率僅約67%,仍需再積極提升,為維護長者及風險族群健康,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家中長輩如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第1、2劑,請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協助陪同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指揮中心說明,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並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若擔心接種疫苗後所產生之副作用,可先與醫師討論,經諮詢評估選擇合適的疫苗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若為行動不便者,各地方政府衛生局亦設有到宅接種服務,有需求者可向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洽詢。另為鼓勵18歲以上尚未接種第1劑、第2劑COVID-19疫苗接種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於2022年1月5日至1月31日前接種COVID-19疫苗者,可獲得地方政府發放之200元(含)以下衛教品,鼓勵民眾儘速接種,獲得保護力。 

指揮中心提醒,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應與流感疫苗等其他疫苗間隔至少7天,亦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如為接種第2劑COVID-19疫苗者,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另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世衛

 

1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今天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希望世界領導人在應對新冠疫情、確保整個世界的安全方面,拿出為保護本國人民所表現出的決心。他指出,除非這樣做,否則疫情不會結束!

譚德塞表示,疫苗不公平和享有衛生條件不公平是去年最大的失敗。他指出,疫苗不公平造成人員死亡並扼殺了工作機會,從而破壞了全球經濟復甦。他表示,按照目前疫苗推出的速度,到2022年7月初,109個國家將錯過為70%的人口全面接種疫苗的機會,這意味著一些國家正朝著第四次為公民接種疫苗的方向發展,而其他國家甚至沒有足夠的常規供應來為衛生工作者和風險最高的人接種疫苗。

他強調,在幾十億人仍然完全得不到保護的情況下,少數國家一次又一次注射加強針不會結束疫情。譚德塞表示,阿爾法、貝塔、德爾塔、伽馬和奧密克戎的出現說明:疫苗接種率低為病毒變種的出現創造了理想條件。

上週,報告了迄今為止最高數量的新冠病例。但顯然數字有所低估,因為報告的數字沒有反映假期前後積壓的檢測、未登記的陽性自我檢測的數量,以及世界各地負擔沉重的監控系統會遺漏許多病例。

譚德塞表示,雖然與德爾塔相比,奧密克戎的嚴重性似乎沒有那麼大,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嚴重程度應該被歸類為“輕度”。像以前的變種一樣,奧密克戎正在使人們住院,正在讓人們喪生。事實上,該變異株造成的病例激增是如此巨大和迅速,以至於使世界各地的衛生系統難以招架。醫院變得越來越擁擠,醫務人員出現人手不足,這不僅進一步導致了大量可預防的新冠死亡,還導致其他病人由於無法得到及時護理而喪生。

譚德塞強調,第一代疫苗可能無法阻止所有感染和傳播,但它們在減少新冠病人的住院和死亡方面仍然非常有效。

譚德塞指出,我們能夠而且必須扭轉局面。在短期內,可以結束新冠疫情的急性期,同時為未來出現新的疫情做好準備。首先,必須有效分享正在生產的疫苗。其次,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和疫苗生產採取“永不重蹈覆轍”的態度,這樣一旦下一代新冠疫苗上市,它們就會被公平生產,各國就不必再四處乞求,以獲得稀缺的資源。

譚德塞對目前正在試驗的一些疫苗感到鼓舞。他說,在這些疫苗中,創新者已經承諾放棄專利,共享許可證、技術和專門知識。他表示,這讓他想起了喬納斯·索爾克為什麼沒有為他的脊髓灰質炎疫苗而申請專利,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拯救了數百萬兒童免受這種疾病的侵害。

譚德塞在最後呼籲世界公民,包括民間社會、科學家、商界領袖、經濟學家和教師,要求各國政府和製藥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分享衛生工具,結束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和毀滅。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表示,中國在過去幾周經歷了一些疫情暴發,但是中國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世衛組織將進一步關注。他說:“我非常有信心,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為奧運會採取的措施是非常嚴格有力的,而且我們目前沒有看到有任何疾病傳播風險的增加。”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多倫多市政衛生廳:https://www.toronto.ca/community-people/health-wellness-care/diseases-medications-vaccines/coronavirus/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

 

 

 

 

 

  • Prev
  • Next
  • 約克時報簡介
  • 聯絡我們
  • •

Latest Articles

  • 汨羅江畔 之 故事概念 葉左肇
  • 總理公佈新內閣
  • The CBSA launche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alleged dumping of steel strapping from China, South Korea, Türkiye and Vietnam and its subsidization by China
  • 19 問天 之問天無聲 葉左肇
  • 18 問天 之驚崩榆木川 葉左肇
  • Home
  • York Region News
  • 即時新聞
  • 專題報導
  • 中港澳台新聞
  • 社區消息
  • 旅遊黃頁
  • 葉左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