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宗慧影 之 頓悟與漸修
第十六章 頓悟與漸修
初冬的清晨,嶺南山間霧氣氤氳,松樹滴著夜露,遠處的溪聲如琴。慧能在方丈內靜坐,門外忽傳來輕輕的木魚聲,是兩位僧人議論聲中夾雜的步履。
年長的僧人正向年輕者解說:「修行當如磨鏡,日拂其塵,方得明淨。日日勤修,方可至道。」
慧能聽罷,喚二人入內。
「你們在談修行之法?」慧能問。
年長者合十道:「弟子依師兄指點,修行須漸次,如磨鏡除塵,久而久之,便得光明。」
慧能微微一笑,指著案上一面銅鏡道:「取來。」
年輕者取鏡,鏡面已經光亮。慧能道:「若本無塵,還需磨否?」
二人愣住。慧能續道:「塵是妄想,鏡是本心。若知塵本空,鏡本明,何須日日磨?只在一念之間,若頓斷妄想,即是圓成。」
年長者問:「若一念不斷,妄念復生,當如何?」
慧能點頭:「所以我說,頓悟是見性之門,漸修是除習之路。悟如開眼,修如行路,開眼不難,難在行遠。南宗頓悟,北宗漸修,本是一體,不可偏廢。」
言罷,提筆書下:
頓悟如開眼,
漸修似遠行;
眼開須行路,
路盡見真誠。
二人同時合掌,心中豁然,知南北二法,原無高下,只在行者心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