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白狐奪漢錄 之 王氏權傾一時 葉左肇
第六回 太后臨朝王氏權傾一時 莽公辭官求退隱
且說王莽入主三公,朝野欽服,然成帝龍體日漸羸弱,宮中頻傳凶兆。未及三年,成帝暴崩於未央宮,無子嗣承統,群臣震動,朝堂震驚。
王后政君素有母儀之德,臨朝稱制,召集王氏兄弟商議立儲之策。王莽以大司馬之尊,居議事之首。
是時宗室劉興之孫劉欣,仁孝端方,素得成帝寵愛,王政君欲立之為帝,王氏諸兄亦皆附議。王莽親自持節奉迎,擁劉欣即皇帝位,是為孝哀帝。
哀帝年少,朝政盡歸太后與王氏兄弟。王商、王崇據地稱雄,橫行鄉里,公然受賂,肆意妄為,朝中忠臣多被貶逐。
王莽目睹兄族驕橫,數次面陳太后,請誅貪官、黜奢華、清宮禁。太后曰:「汝自持節儉,不可強人以所不能。」
一日,王莽密上密疏,自請退隱,辭去大司馬之職。太后與哀帝皆驚,遣使挽留。王莽三讓不受,稱疾歸第,閉門讀書,不問朝政。
自王莽罷政,王氏兄弟愈加放縱,百官無所忌憚,朝綱日亂。京師之人有歌謠曰:「王莽辭官百姓哭,王商橫行萬民愁。」
時有老臣傅喜、孔光等上疏:「今王氏肆虐,百姓塗炭,惟大司馬王莽尚能整飭風紀,願召還京師,共輔社稷。」
哀帝亦察民情洶洶,遣使三至王莽宅,請其復出。王莽故作遲疑,終受召再登朝堂。
一時間,朝中清議復起,百姓感恩戴德,稱王莽為「再生賢輔」。然王莽心知——天下亂根,皆起權柄之爭,非輔佐能解,欲革鼎易姓,天命或在己身。
正是:
功名淡泊藏機變,退隱猶懷帝王心。
權柄若浮雲散聚,世途終是霸圖深。
欲知王莽再起後如何謀劃天下,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