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汨羅江畔 之 九章江祭 葉左肇
第三章:九章江祭
天問斷階之上,屈原將詩簡投入虛空,化為九縷青絲,紛飛各處。忽有一道光從空中落下,化作一扇石門,上刻三字:「九章島」。
他步入其中,只覺天地驟寒,江風蕭瑟如哭。島上無神,無獸,惟有九段長堤,宛若記憶鋪陳而成。每一堤口,都飄著一篇詩魂,每一篇,都來自他未完成的《九章》。
堤邊舊宮殿隱約,殘瓦斷牆中傳出懷王的語聲:「三閭何為多言?直言者必逆耳,忠諫者常招禍。」
屈原回首,宮門前他跪奏朝議之景再現,諸大臣冷目以對,懷王神色動搖。那一刻,他只記得自己聲如劍鐵:
「願君聽臣一言,可保楚國十年不危!」
但王卻回避他的目光,低語道:「忠言逆耳,容後再議。」
風起,畫面破碎。屈原於詩堤前立,吟曰:
「忠而見放,直而被斥;
心痛不在辱我,乃國之將墜而無人敢言。」
江面浮出一抹倩影,是他年少所遇之女子,與他對吟蘭草、共話九歌。她眼神溫柔,卻無聲無語,最後淚落成霧,與江水合為一體。
他伸手欲攬,卻攬不住。江水輕吟:
「君子無家,詩為骨,江為心。
愛而不能守,是騷者之命。」
屈原低首,立於江祭之岸,祭己、祭詩、亦祭愛:
「若我之生註定孤絕,願以此心,葬於江流,永為蘭草之魂。」
最後一道堤,無光無聲。石碑上刻「懷沙」二字,堤上靜立一人,正是他自己——衣袍染墨,目含決絕。他凝望自身,耳邊傳來最後一首詩: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屈原明白,此詩未完,是他將在人間最後書寫之篇。
天色轉黯,詩界開始崩解。他仰首問天:「騷魂可留於世?」
遠方傳來一聲應答,不知來自何神何人:「詩在,人不亡;騷在,魂不滅。」
屈原從詩界驚醒,已是黎明。他立於蘭渚舟頭,霧未散,筆墨猶在袖中。他輕聲道:「我已問盡諸天,唯問未得者,是人心。」
他伏案寫下最後的詩章,封於竹簡之中,名曰——《懷沙》。
遠江在望,汨羅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