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雪落楓城 之 失聯六天 葉左肇
第2章:失聯六天
沈青失蹤已經第六天。
天氣依然陰寒,雪在多倫多的街道上積了一層又一層。沈桐站在警署外,雙手交叉在胸前,像是想擁住一絲從妺妺身上遺留下來的溫度。她的聲音哽咽但堅定:「我妹妹不會無緣無故失蹤的,她從不會不接我電話……她一定出事了。」雖然,沈桐與妹妹沈青之間,因為羅頌文的關係,兩姐妹曾經閙得不愉快,但不竟姐妹之情還在。
報案記錄上寫著:沈青,28歲,移民加國8年,任職小提琴教師,最後一次被目擊是在市中心一間咖啡店,時間為上週三下午兩點。
警探例行公事地點了點頭:「我們會處理的,請你耐心等候調查結果。」
而就在當天下午,這則小小的報案消息,成為一篇不起眼的短訊,出現在當地華文報紙的角落出現。
《華裔女子失蹤六日姐姐籲警方徹查》
一張沈青的生活照附在新聞下方。她留著柔順的長髮,眉眼清秀,笑容靦腆,看起來與任何普通的移民女孩無異。但這張照片,卻在林沛珊眼中停留了很久。
林沛珊是沈桐與沈青的表姐也是《楓城日報》的記者,主跑社會線。她對沈青的失踪已有懷疑,亦對這種「小消息」一向敏感。經驗告訴她,一宗失蹤案若超過72小時還沒有頭緒,那背後往往不是單純的走失。
她一邊攪拌著咖啡,一邊盯著報紙上的照片,低聲自語:「表妹在來多倫多後我們也曾多次見面,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失踪?」
林沛珊與沈桐聯絡後,約了沈桐見面。初春二月底,多倫多還帶著冬末的餘寒,街角的咖啡館裡,林沛珊端著紙杯,看著對面的沈桐。
沈桐的眼圈泛紅,顯然連日未眠。林沛珊雖是她們表姐,但從小各自成長,關係稱不上親密。只是這次沈青失蹤,她無法不插手。
「她沒有留下什麼話?電話?紙條?」林沛珊問,語氣不輕不重。
沈桐搖頭,手指無意識地攪著手中的咖啡杯,「她什麼都沒說。我以為她只是又一時興起跑去誰家過夜了……可這次真的太久了。」
她話音未落,手機震動起來。沈桐看了一眼,眉頭微皺,對林沛珊說:「我得走一趟,有點急事。你要不先回去?」
林沛珊沉思片刻,忽然說:「我其實想去她房間看看。你說她最近常待在家,也許她留下什麼線索?」
沈桐猶豫了一下,還是從皮夾裡掏出一把小鑰匙,遞給她。
「替我看看吧,也許……也許我真的錯過了什麼。」
沈青的公寓在士嘉堡一座公寓樓裡,室內擺設簡單但不失精緻,牆上掛著幾張她拉琴的照片。林沛珊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一邊翻看書桌上的筆記本,一邊將手機開啟錄影。
抽屜中有幾封信,都是帳單與廣告,只有最底下那一封,紙質偏厚,信封背面貼了透明膠紙。沒有收件人姓名,也沒有郵戳。
林沛珊遲疑了片刻,最終還是打開了信。
林沛珊的直覺告訴她,這不僅是一宗失蹤案,而是一場即將浮出水面的風暴。
昏黃的燈光在天花板上搖晃,冷氣口呼呼地吹著,但羅頌文已經分不清自己身在警署,還是在夢中。
他閉上眼,時間開始倒退,場景如同老舊膠卷般跳動起來
畫面一閃,是初到多倫多的冬夜。
沈青穿著羽絨外套,蹲在街角餵貓,身後的唐人街燈光斑駁。她回頭對他笑說:「在這裡,貓都比人更信任我。」
他記得那時的她,堅韌、溫柔,不輕易對誰敞開心扉。他第一次感覺,這個城市不再冰冷。
下一幕,是他們共住的小公寓⋯⋯
沈青在廚房煮麵,他靠在門邊看著她纖細的背影。電台傳來粵語老歌,她哼唱著,聲音小得幾乎聽不清,但每一個音符都烙進了他的記憶。
「你要一直陪著我,好嗎?」她轉頭問他,眼神像深夜湖面一樣平靜。
「當然。」他笑著說。可他沒想到,後來他會說謊。
畫面忽地轉暗,是沈桐。
她站在畫室中,拿著一根炭筆,在白紙上快速地勾勒出一張熟悉的臉——沈青。
「她一直想逃離這裡,你知道的。」沈桐低聲說,語氣裡沒有悲傷,反而像在陳述一個無關痛癢的事實。
「但你……你為什麼要留住她?」
那天沈桐喝了很多酒,臉紅得不像平常那麼冷靜,她靠在他肩上說:「你知不知道,有時候,我多希望……我是她。」
他的手指微微顫抖,那一晚他沒有拒絕,也沒再提起。
畫面再次跳動,是吵架、沈默、冷戰——沈青抱著行李站在門口:「你不再是我想依靠的人了。」
然後門關上,聲音像是世界的盡頭。
羅頌文猛地睜開眼,身體一陣顫抖。警署裡仍是同樣冰冷刺骨的燈光,但他的額頭已被冷汗浸濕。
「羅先生。」偵探坐回審訊桌前,「我們需要你再想一想,你最後一次見到沈青,是哪一天?」
他抬起頭,聲音沙啞地說:「我真的……不記得了。」
可他心裡知道,他記得一切。只是,不願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