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3 白狐奪漢錄 之 仁孝動天恩 葉左肇

 

第三回 仁孝動天恩 節儉感帝心

話說王莽既入京師,居於西市小宅,雖身列郎署,卻不改初志,素衣薄食,事親至孝。每日清晨先侍母親魏氏安席溫湯,夜間退朝復省母疾寒溫,凡有美食,必先奉親,俸祿所得,三分贍養家中老小,三分接濟族中貧困,餘下方為己用。

 

是時王氏權勢赫赫,諸王兄弟皆營宮第,築台館,僮僕成群,豪奢無度。獨王莽淡然處世,車乘不飾,衣不錦繡,市中士人稱其清白,士族子弟多趨之若鶩。

一日,大將軍王鳳府中設宴,遍邀諸王與朝士,唯不見王莽至。王鳳問:「莽兒何故不來赴宴?」左右稟曰:「王莽曰,親老病篤,不敢遠離。」

王鳳歎曰:「世人皆趨榮華,獨莽能以孝為先,誠奇士也。」

後成帝聞之,大為嘉獎,特召王莽入朝,問以治家持身之道。王莽對曰:「臣竊讀《孝經》,以為孝為百行之本,治國平天下,莫不本於孝順。故臣不敢懈怠。」

成帝歎曰:「朕得賢臣矣。」遂賜帛百匹,金十斤,王莽皆分於族中孤寡。

頃之,王鳳病重,成帝欲以其弟王根為大司馬,群臣多有異議,朝中多舉王莽之賢。王鳳臨終薦奏:「臣觀王莽賢良節操,堪以輔國。」

成帝猶豫未決,王莽卻三辭不受,曰:「臣賤微,恐辱國位。」成帝笑曰:「卿不求榮,正當榮之。」乃封莽為光祿大夫、侍中,加爵關內侯,賜第長安北苑。

自此,王莽名聲遠播,天下稱之為「白衣宰相」。

 

正是:

不慕權榮稱孝子,清風兩袖動天心。

仁德初顯青雲路,漢家梁棟日光臨。

 

欲知王莽能否以仁孝立足廟堂,權勢翻覆如何演變,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