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宗慧影 之 法脈流傳
第五十四章 法脈流傳
六祖慧能真身塔成後,曹溪香火日盛,遠近學人如潮。弟子眾人雖悲師逝,卻知慧命不滅,唯有繼承弘法,方不負師恩。
慧能一生門下,得法者不下四十餘人,其中尤以南嶽懷讓、青原行思為最。
懷讓於南嶽衡山開法,門下有馬祖道一,機鋒峻烈,學人雲集。其語多直截,如雷霆開悟。後人稱其宗風為「洪州宗」,氣象雄渾,影響最廣。
行思則返青原,傳法簡淡平實,然慧脈綿長。其弟子石頭希遷,心性高遠,語帶玄奧,後立「石頭宗」。希遷弟子眾多,其中有藥山惟儼、天皇道悟,皆各有宗派之始。
南嶽、青原二支,自此分化,枝葉繁茂,終成禪宗五家七宗。或主頓悟,或兼漸修;或重公案機鋒,或尚默照安禪,各有風格,卻同一慧能本心。
法海於曹溪守護祖塔,時常對信眾宣說六祖語錄,輯成《六祖壇經》。此書流布四方,為後世禪門依止經典,與《金剛經》並稱慧能「二寶」。
至唐代中期,天下學人皆知「南能北秀」之說。然北宗日漸式微,南宗卻因頓悟直指,契合人心,漸居正宗之位。
有人問法海:「師尊已去,禪法將何以久傳?」
法海合掌微笑,道:「法無去來。若人自見本性,處處皆師,時時皆法。」
是故,六祖慧能雖身隱塔中,其法脈卻如江河,奔流不息,滋養中華,並漸傳至高麗、日本,成為東亞佛門之大宗。
其偈曰:
「曹溪一滴水,流入萬川中;
源遠無窮盡,滔滔法海洪。
頓悟傳心印,千年照古今;
五家開七派,皆是一光明。」